• 初审
  • 复审
  • 终审
  • 公示与颁奖
  • 公后续跟踪与影响评估

初审阶段

时间:次年1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

由青穹奖秘书处组织开展资格与材料审核,对所有有效申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与合规性确认。

主要内容包括:

(1)检查申报材料是否完整、格式是否规范;

(2)核实申报人或团队是否符合奖项申报条件;

(3)判断项目方向是否符合相应奖项的领域设置及主题要求。

通过初审的项目进入专家复审环节,初审结果将统一通过官网发布,并对未通过申报人提供反馈说明。

复审阶段

时间:次年2月中旬至次年2月下旬

由青穹奖专家评审组分组进行复审,采用匿名评阅与交叉评议方式。

主要内容:

(1)专家根据申报方向,对初审通过项目进行深入阅读与打分;

(2)依据标准从“创新性、可行性、社会价值、可持续性”四大维度进行评估;

(3)如项目存在模糊或争议点,专家可申请补充材料或澄清。

复审标准:

(1)技术或理念的原创性与系统性;

(2)在现实中的解决问题能力与落地预期;

(3)对行业、社会、生态的积极推动作用;

(4)项目实施团队的专业能力与协作水平。

复审结束后,由评审秘书处统计评议结果,并形成入围终审名单。

终审阶段

时间:次年3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旬

由青穹奖终审委员会集体评议,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分项目答辩。

1. 委员会评审

(1)汇总复审得分及评语,组织专题评议会议;

(2)就入围项目进行综合研判,明确奖项归属方向;

(3)可视情况决定奖项空缺或并列颁授。

2. 终审答辩

时间:次年3月下旬

(1)申报人通过现场或视频形式陈述项目成果;

(2)答辩内容围绕技术突破、项目影响、团队执行力展开;

(3)评委现场提问,综合表现将纳入最终评分参考。

最终获奖建议名单由终审委员会表决通过,并提交主办方存档。

公示与颁奖

1. 评审结果发布与公示

时间:次年4月上旬

评审结果将于次年4月正式公布,青穹奖官网及指定合作媒体平台将同步发布最终获奖名单。同期设立公示窗口,接受社会各界监督。如在公示期内无异议或异议经核实不成立,获奖名单即视为正式确认。

2. 正式颁奖典礼

时间:次年4月中旬

青穹奖颁奖典礼及成果展示活动将于次年4月举行,由主办单位统一组织实施。典礼将面向公众开放部分环节,并通过线上平台及线下城市放映点同步播出。获奖者将获得奖杯、证书及后续支持资源,并在典礼期间发表成果展示演讲或参与专题讨论。

后续跟踪与影响评估

时间:次年全年持续进行

1. 年度总结报告:由组委会撰写发布,总结当年评审流程、获奖特征与趋势分析,展示青穹奖在行业与社会层面的影响。

2. 项目跟踪回访:对获奖项目开展后续追踪,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、社会响应与传播成效,并择期在“青穹沙龙”或专题论坛中进行回访展示。